楞严经问答网
标题

大安法师:一切众罪中,杀生最重,诸善行中,护生第一

来源:楞严经问答网作者:时间:2023-05-24 19:06:46
大安法师:一切众罪中,杀生最重,诸善行中,护生第一 佛言:世间第一恶行是以杀生为主,兼摄余恶。一切众生,皆以命为本,是故一切众罪中,杀生最重,诸善行中,护生第一。 然而上至诸天人民,下及蜎飞蠕动
大安法师:一切众罪中,杀生最重,诸善行中,护生第一

佛言:世间第一恶行是以杀生为主,兼摄余恶。一切众生,皆以命为本,是故一切众罪中,杀生最重,诸善行中,护生第一。

然而上至诸天人民,下及蜎飞蠕动之类的众生,潜意识里悉有欲为众恶的冲动。这是由无明我执所自然显现的残忍性。如果没有得到圣人因果的教化,没有持戒的道力,这种造恶的冲动在业力凡夫层面,无一幸免。在这造恶的冲动中,杀生的恶业尤为显著。

力量强的虐杀弱者,被杀的弱者种下复仇的种子。或今生或来世索回命债;或弱者无奈,转而虐杀更弱者。动物界的弱肉强食,在未经圣人教化的人类中亦普遍存在。

诚如《庄子》寓言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螳螂捕食蝉,没有想到黄雀正在后面等着吞噬它;而黄雀专心致志要吃螳螂的时候,没有想到树下有人正拿着弹弓要射杀它;那个人用弹弓对付黄雀的时候,没有想到守园的人正在盯着他。众生一环扣一环地转相克贼,残害杀戮,无有休止。

一切众生无有圣贤的教化,悉皆生活于野蛮状态,不知三世善恶因果规律丝毫不爽。因而不知道要修行善业,昧于善恶的标准,违逆天地好生之德,悖戾自己的良知良能。行为残忍,即能招致今生与后世的恶果,所作业不亡。临命终时,杀生的重业自然牵引到三恶道去,接受相应的惩罚。

杀害同类或异类生命的恶业,有二俱生神(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;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)记录在案;又有四天善神于每月六斋日(八日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二十九、三十)考察人间善恶,向忉利天王禀奏;一年中有正月、五月、九月,各一日向上天汇报善恶业;还有一年有八王日(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)校量善恶轻重。

真可谓祸福无门,惟人自招,如影随形,如响应声。举头三尺有神明,一一善恶行动记录在案。作恶者自然会得到报应,堕入在三恶道,受剧苦无量。辗转生到人道,或贫穷下贱,或沦为乞丐,或是孤儿寡妇,无亲无眷,或六根不具,聋盲喑哑,或愚痴暗钝,相貌丑陋,乃至或羸劣颠狂,完全不像人的一类。都是造作杀业,无可赦免的果报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 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

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伊深怜低语。古诗原文[挑...

律己宜带秋气,处世须带春 律己宜带秋气,处世须带春

律己宜带秋气,...

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 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

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得不为喜,去不为恨 得不为喜,去不为恨

得不为喜,去不为恨...

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 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

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最新文章
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 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

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 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

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伊深怜低语。古诗原文[挑...

律己宜带秋气,处世须带春 律己宜带秋气,处世须带春

律己宜带秋气,...

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 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

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得不为喜,去不为恨 得不为喜,去不为恨

得不为喜,去不为恨...

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 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

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待己不可不严明,与人不可 待己不可不严明,与人不可

待己不可不严明,与人不可不和气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徒令上将挥神笔,终见降王 徒令上将挥神笔,终见降王

徒令上将挥神笔,终见降王走传车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待小人不难于严,而难于不 待小人不难于严,而难于不

待小人不难于严,...

友情链接

手机版 网站地图